圍繞著大模型進行開發的范式正在形成。
2023年以來,ChatGPT讓各界認識到通用大模型的力量。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屬于所有行業的科技盛宴,一個個行業大模型涌現,幾乎所有科技企業都在計劃或已經發布了自己的大語言模型(LLM)。
問題是,如何把一個大模型投入到具體的商業環境中,真正提升企業生產效率?
近日,知名國產BI品牌思邁特舉辦了新品發布會,在活動上發布了全新升級的Smartbi V11版本,包括一站式ABI平臺Smartbi Insight V11和智慧數據運營平臺Smartbi Eagle V11。
其中,Smartbi Insight的對話式分析功能,向外界展示了BI領域的“ChatGPT”是如何協助用戶分析數據,又是如何與企業IM釘釘、微信等集成,提升企業辦公效率的。
體驗過Smartbi V11后,我們最大的感觸是:思邁特一站式ABI平臺的多次升級,讓企業利用數據分析技術提高決策效率和質量的門檻不斷降低。
那么,具體到企業數字化運營的場景中,更智能的ABI平臺到底能起到多少作用?
一、重塑企業數字化經營能力的關鍵是什么?
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認為:“What gets measured, gets managed.”即能測度的東西就能管理。
“十四五”規劃更是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單獨成篇,明確將數字化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手段。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數據的價值不言而喻。
用數據提升生產力,是新時代每一家企業都必須掌握的能力。但是,會用和用好從來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僅決定了企業之間的效率差距,還決定了一家企業能否敏銳捕捉新的商業機會與價值,創造新的增長機遇。
來源:《以指標為中心的ABI平臺白皮書》
從BI到ABI,商業智能平臺唯一不變的核心價值就是提升企業使用數據的能力。那么,在企業數字化經營過程中,Smartbi V11的可以起到多大作用?
我們認為,Smartbi V11的關鍵詞有二:一是以指標為中心;二是大模型。因此,其使用價值也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看:Smartbi搭建指標體系對企業業務決策的價值,以及大模型帶來的提升。
其中,指標體系是重塑企業數字化經營能力的關鍵。一個科學的指標體系,讓企業從單純的前端數據可視化走向全方位數據驅動業務決策與流程優化。
這個變化有多大呢?
最初,指標平臺往往與BI平臺分離,各自獨立發展。因此,在具體的實踐上,指標應用并沒有與業務緊密結合,數據與業務變化的聯動不足,往往是數據產生后并經過漫長分析后,才能成為業務人員手中滯后的決策工具。這意味著這種解決方案還不足以讓指標管理產生其預期的價值。畢竟,大部分業務用戶能看到的只有一個結果:
對此,思邁特CEO吳華夫指出了一系列問題:“低效的數據流動和操作效率,無法支撐數據的實時分析;多平臺操作的用戶體驗問題和維護成本以及系統割裂導致的一致性問題。”
后來,隨著新一代ABI平臺Smartbi的出現,企業可以將宏觀的目標轉化為可執行的任務和計劃,讓各部門使用者都能通過指標具體地判斷“該怎么做”。同時,搭建自增長指標體系,不斷結合經營管理方法與經驗,企業還能在分析與應用中找到當前不足,反向訓練優化指標管理,不斷完善自身數字化經營能力。
指標應用到各個業務場景中
最重要的是,Smartbi改變了“業務提需求,IT 做需求”的傳統指標開發模式,打造指標開發與使用的閉環,不僅解決了指標實時性的問題,還解決了指標開發導致的指標質量與后續迭代等問題。
Smartbi原來的版本看起來已經非常完善了。那么,Smartbi V11又帶來了哪些變化?
具體來看,新版本進一步固化了指標管理與應用兩大能力模塊。
第一,相比過去的版本,Smartbi Insight V11版本封裝了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包括新增的SQL引擎,可以查詢大數據量的明細業務數據。
第二,數據模型支持向導式的可視化操作創建計算度量和計算列,簡單易用。
接入數據庫中的維表和事實表
第三,深入研究了BI用戶的使用習慣,重新優化了產品模塊、交互方式和操作方式等,不僅分類更加清晰,還提供引導性操作提升產品易用性和效率,用戶使用起來更游刃有余,減少了用戶學習和使用成本。
總之,這是基于過往的使用反饋,Smartbi在功能性和易用性等方面做出的全方位升級。而且,Smartbi V11版本帶來的,是可持續創新。
二、基于大模型的“新地基”,重建數據管理大廈
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華教授曾經說過:“以平臺賦能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而作為一種典型的數字化平臺,商業智能平臺必須考慮使用門檻和便捷度,以賦能更多用戶。
在數字化運營的過程中,有很多數據管理的技術細節。對此,不管是從0起步的企業,還是已經在數字化轉型中取得一定成果的企業,想要快速學會這些專業領域的know-how都絕非易事。
然而,大模型的出現,為數據服務在業務側更加低門檻創造了契機。如何把指標體系融入進一個模型中,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更強的引擎,這是ABI平臺進化的重要方向。
因此,Smartbi在自然語言分析工具方面進行了多個版本迭代。作為BI領域的“ChatGPT”,Smartbi的LLM明顯提升了平臺的交互性和可用性,為用戶上手工具降低了難度。
目前,結合LLM大模型,Smartbi可以實現兩大突破:
一是數據分析成果發布周期大大縮減。以前,用戶制作一張報表從立項到上線至少要60天,現在業務部門的數據人員可自行處理制作報表,即使通過傳統提需求的方式,基于Smartbi的自助分析平臺制作報表也只要1—3天即可完成。
二是賦能業務提升效率。通過自助分析平臺的搭建,業務團隊和開發團隊可以減少數據使用的繁瑣,提升業務效率。Smartbi創新地引入大語言模型(LLM),提升自然語言分析工具對“常識”語義理解的能力,利用 LLM 將自然語言轉化成精準的 SQL,以便讀取到用戶真正需要的指標,有效避免工具對用戶問題的“答非所問”,從而實現了完全無限制的文本輸入。
而在過往版本的基礎上,Smartbi V11版本自然語言分析技術更進一步。
V11版本的對話式分析使用LLM支持下的查詢新方案,可以更準確理解用戶意圖。同時,V11版本的對話式分析支持更多樣的使用方式,包括獨立的“對話式分析”(移動端和電腦端均可操作),在交互儀表盤中通過AI問答的方式快捷創建頁面,以及和企業IM釘釘、微信等集成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僅是一次功能升級,更是向外界展示了Smartbi持續進化的能力。
正如思邁特CEO吳華夫所說,從1958年BI的概念提出以來,底層數據準備從報表開發、Cube多維模型、寬表再到指標;上層數據分析從傳統的報表、大屏,到敏捷的自助可視化探索,再到智能的增強分析。這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
未來,LLM大模型可以從海量的文本數據中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從而持續提高商業智能平臺的智能性和專業性。
Smartbi V11版本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Smartbi肯定還會隨著AI發展不斷進化。
而且,從Smartbi的版本迭代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AI時代正加速到來,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就像燃油取代蒸汽,大模型的出現是一次效率革命。學會使用一個工具,在AI時代變得更為簡單。在過去,工具學習付出1份時間,過去可能只能收獲10份回報,現在,至少能收獲100份回報。
因此,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在更加智能的ABI平臺上,建立起數字化運營的高樓大廈。
來源:松果財經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深圳新聞網2023年8月1日訊(記者董非)在全球化和數字化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和滿足消費者需求,企業需要借助先進的技術和策略進行出海營銷。7月28日,SEMRUSH大會暨CrossBorderDigital品牌出海峰會在深圳南山區益田威斯汀酒店舉
AI浪潮下,相關企業頭頂新興技術的光環,腳下是虧損的陰影。盡管業內不同企業身處不同的細分賽道,但是在巨大的成本支出面前,步伐還是有些難邁開。
12月1日,阿里云舉辦通義千問發布會,開源通義千問720億參數模型Qwen-72B。Qwen-72B在10個權威基準測評創下開源模型最優成績,成為業界最強開源大模型,性能超越開源標桿Llama2-70B和大部分商用閉源模型。未來,企業級、科研級的高性能應用,也有了開源大模型這一選項。通義千問還開源了
在全球數字化進程的浪潮中,擁有120年歷史的行業領導者西蒙公司站在了最前沿。近日,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enrySiemon先生接受了CDCC的獨家采訪,分享了公司的理念、價值觀以及環保舉措,并深入探討了行業和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同時揭示了AI時代下數據中心的現狀與未來。秉持核心價值觀,引領企業發展
12月1日,首屆“通義千問AI挑戰賽”開賽,參賽者可免費暢玩通義開源模型家族,包括剛剛發布的720億參數模型Qwen-72B。主辦方為參賽者提供價值50萬元的免費云上算力和豐厚獎金。賽事分為算法和Agent兩大賽道,前者聚焦通義千問大模型的微調訓練,希望通過高質量的數據探索開源模型的代碼能力上限,后
12月1日通義千問發布會,阿里云開源通義千問720億參數模型Qwen-72B。Qwen-72B在10個權威基準測評創下開源模型最優成績,成為業界最強開源大模型,性能超越開源標桿Llama2-70B和大部分商用閉源模型,可適配企業級、科研級的高性能應用。通義千問當天還開源了18億參數模型Qwen-1.
隨著通信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客服行業經歷了從傳統的電話呼叫中心、單一的網頁在線客服到如今客服系統多元化、智能化的發展變革。尤其是近年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AI等技術的突破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建設自己的客服中心,中國智能客服規模逐年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智能客服市
11月25日,聚焦于國內AI創新應用的盛大賽事——2023黑馬AI創新大賽在第十五屆創業家年會上公布了獲獎名單。歷經81天的奮戰角逐,「靈動AI」憑借扎實的技術實力和優秀的服務能力,從200家參賽企業中沖出重圍,榮獲創業黑馬30強。本次大賽由黑馬AIGC產業服務聯盟發起,創業黑馬聯合百度智能云、阿里
當你看到這類是不是就明白一二了?只不過很多人是借了AI的手來回答了一些熱點問題,ChatGPT成了背鍋俠,而這個背鍋俠卻無法反抗。
大部分AIAgent還在講概念談愿景階段,GPTs大受歡迎但問題也不少,這種情況下企服軟件廠商推出AI智能體更被B端客戶器重。
OpenAI推出的GPTs是不是Agent?與AIAgent有什么區別?會不會殺死其他AI智能體?一篇文章看明白。
隨著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百度厚積薄發的AI原生應用必將為百度帶來更多的新增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