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積極展望,也有理性思考。
7月6日,正值小暑,上海世博展覽館迎來了一場盛會——「2024WAIC具身智能與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生態論壇」。這場論壇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指導,閔行區經濟委員會、閔行區投資促進中心、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甲子光年協辦。
本次論壇以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的前沿話題為核心,吸引了眾多人士參與,現場氣氛熱烈,甚至后排也站滿了熱情的聽眾。
多家知名上市公司、人工智能頭部企業高管、業內頂尖的專家學者、專業觀眾、金融機構代表等200余人齊聚一堂,共覽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成果,共同探索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
在論壇上,鈦虎機器人、颯智智能、非夕科技等領軍企業帶來了他們的最新產品,展示了中國在智能科技領域的創新力量。同時,14家人工智能企業現場簽約,長三角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產業鏈聯合體也正式成立,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現場,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發布了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產業報告,而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公司副總經理夏吟則闡述了試驗區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決心,展望了一個智生產、智生活和智生態的未來之城。
此外,論壇匯聚了包括盧策吾、虞晶怡、付宜利、賈奎等在內的專家教授,他們通過主題演講,分享了關于具身智能的深刻見解,為與會者帶來了一場思想的盛宴。
隨著論壇的深入,更多關于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的真知灼見涌現,不僅有對行業發展的積極展望,也有對行業發展過熱的理性思考,這些討論在現在這個發展節點,尤為重要。
1.千帆競發:在上海閔行,與AI共舞
具身智能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從去年WAIC到現在,已經成為了熱詞。具身智能或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
上海深刻把握科技前沿潮流,發揮國際科創中心引領作用,從政策、服務、場景落地等方面大力支持具身智能產業發展。
在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的致辭中,他不僅強調了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性,還詳細介紹了上海在這一領域的進步。湯文侃指出,去年上海工業機器人產值達到了250億元,產量約為6.6萬臺,機器人密度達到了每萬名工人426臺。 這一成就的背后,是上海對機器人產業的持續投入和創新驅動。
湯文侃進一步介紹了上海在人形機器人發展上的機遇和布局。他提到,上海正在推動高能級創新載體的建設,促進高質量創新成果的涌現,并不斷完善高效能的創新生態場景。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工業重鎮的閔行區,在機器人整體和核心零部件方面都加快了布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展望未來,上海計劃以更高的質量開展人形機器人的實踐。這包括加強核心技術的突破、擴大示范應用、培育創新生態,并鼓勵智能機器人團隊落戶上海,特別是閔行區,以服務全國,共同打造“上海大腦”這一全球制造的樣板間。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
在重點產品發布儀式上,上海市投促中心主任王東,閔行區科委黨組副書記、科協主席杜濤,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公司董事長趙莉莉、上海南濱江公司總經理徐亞云,共同見證了企業產品發布。
2023年以來,試驗區和大零號灣創新策源功能區“雙區合璧”、協同發展,按照“大零號灣研發+試驗區智造”合作模式,首批6家智能服務機器人鏈上企業落戶試驗區,特別是其中鈦虎機器人、颯智智能、非夕科技等核心關鍵企業的加盟,使試驗區“機器人天團”的陣容更加“豪華”。
現場,鈦虎機器人首席技術官易港,颯智智能董事長、CEO張建政,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非夕科技聯合創始人、穹徹智能CEO盧策吾三位嘉賓分別介紹了各自公司的最新產品,展示了他們在技術創新和應用潛力方面的優勢。
鈦虎機器人展示了一款具有44個自由度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強調了其自重輕、輸出能力強和行業級應用潛力;
颯智智能推出了一款名為“白猱”的移動雙臂作業機器人,突出了其一體化設計和具身智能,適用于復雜工業環境;
穹徹智能則介紹了“穹徹具身大腦”,一個全球領先的通用具身智能大腦,能夠賦能各種機器人或執行體。
鈦虎機器人、颯智智能、穹徹智能現場發布重點產品
緊隨其后的是閔行區重點人工智能項目的簽約儀式,追知工科、創智合力、歷坤智能等14家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產業重點項目集中簽約。閔行區委副書記、區長陳華文,副區長譚瑞琮、區經濟委員會主任李麗、區投促中心黨組書記岳崇上臺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其中,追知工科、甲子光年、熙香科技、惠夕智能、尚其賢科技、創智合力、無界方舟、智遠慧、辰月科技、壟墾信息等10家企業簽約落地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 這些企業覆蓋AI技術、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行業應用等上下游產業鏈,涉及多家細分賽道內的知名企業。
這批項目的集中簽約入駐,不僅將促進閔行區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將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增添新動力。
追知工科、甲子光年、馬橋鎮、試驗區公司、熙香科技、惠夕智能、尚其賢科技簽約
創智合力、 無界方舟、馬橋鎮、試驗區公司、智遠慧、辰月科技、壟墾信息簽約
歷坤智能、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友機技術、莘莊鎮、拾音科技、漕河涇科技綠洲、小i機器人簽約
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最具活力、開放和創新能力的區域,已建立了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匯聚了眾多知名機器人企業。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將利用區域產業集群優勢,與長三角地區共同推動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現場舉行了長三角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產業鏈聯合體的成立儀式 ,多位企業代表上臺參與發布。他們分別來自:昆山同川科技、上海颯智智能、常州坤維科技、寧波中大力德、上海南濱江公司、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公司、上海鳴志電器、蘇州綠的諧波、蘇州國訊芯微、上海非夕科技、上海鈦虎機器人等企業。
長三角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產業鏈聯合體正式成立
閔行區作為上海的現代化主城區,以其創新開放、生態人文和宜居宜業的特點,被推介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區域,擁有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以及深厚的工業基礎和強大的經濟實力。這里不僅是科技創新的重地,聚集了豐富的研發機構和高校資源,還提供了優質的生活服務,包括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和養老服務,被評為“最具幸福感的城區”。
同時,閔行區以其高效的政務服務和政策扶持,成為吸引投資的福地,鼓勵外商和企業加大投資力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閔行區誠摯邀請企業家和投資者走進閔行,實地感受其投資環境和發展潛力。
閔行區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劉翔
接下來,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現場發布了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產業報告,深入探討了數字經濟的核心地位和人形機器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張一甲強調了構建健全的產業生態系統的重要性,指出軟硬件的緊密結合與深度融合對于加速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工信部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明確的目標,預計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張一甲還提到了產業鏈協同的重要性,強調了企業、科技服務部門和政府機構之間的合作,以及如何通過這些合作構建一個良性、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以閔行區為例,展示了如何通過集聚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企業,形成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系統,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的新標桿。
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
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公司副總經理夏吟則詳細介紹了試驗區作為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基地,擁有從核心零部件到機器人本體的完整產業鏈,包括芯片、控制器、伺服電機、末端執行器等關鍵技術領域,以及非夕科技、颯智智能等一批龍頭和配套企業。
試驗區不僅是上海市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特色產業園區,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重要節點,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工業基底。
夏吟表示,試驗區將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集群化發展,打造一個智生產、智生活和智生態的未來之城,歡迎各方擁抱試驗區,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繁榮發展。
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公司副總經理夏吟
2.百舸爭流:具身智能時代的激辯
在深入探討具身智能如何重塑人機交互的未來這一主題上,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非夕科技聯合創始人、穹徹智能CEO盧策吾的演講提供了最新的洞見。
盧策吾及其團隊在具身智能領域深入研究和實踐多年,核心目標在于探索和實現具身智能的Scaling Law,即在低成本、規?;幕A上獲取和訓練數據,從而構建大模型和可達數據范式。
演講中,盧策吾首先分析了具身智能所需的從視覺到控制的數據量與實際獲取難度之間的巨大矛盾,突出了獲取如此龐大數據集的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非夕科技聯合創始人、穹徹智能CEO盧策吾
為了克服這一挑戰,穹徹智能采用了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通過聚焦對操作物理常識和力反饋嵌入智能體行為決策的聯合訓練,從而降低具身智能的巨大空間(無窮不確定性)。
因此,穹徹自研了兩個具身智能大模型:實體世界大模型和機器人行為大模型。前者能夠通過訓練來學習操作物理常識表征,并做到低成本可規?;刈岏窂鼐呱泶竽X理解“世界是什么”;后者可以做到以力和操作對象為中心坍縮訓練空間,讓具身大腦以極高的訓練效率學會“如何決策”,且具有極佳的魯棒性和安全性。
同時,穹徹智能在仿真環境和力位行為數據采集平臺等工具方面也表現出了顯著進步。這些進步不僅體現在疊衣服、刮黃瓜等WAIC現場的能力演示上,也體現在其他通用原子技能的能力突破和廣泛適用上。
在構建具身智能大腦方面,穹徹科技集成了一個穩定工程內核、工具鏈、大模型和核心組件的系統,能夠支持各種技能的泛化和通用,實現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
在構建具身智能大腦方面,穹徹智能集成了一個大模型、核心組件、完善工具鏈和通用原子技能的系統,能夠支持各種技能的泛化和通用,實現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
演講最后,盧策吾提出了技術和商業的雙向飛輪概念,強調了穹徹具身大腦未來發展注重的通用性和泛化性,以及能力增長與商業任務數指數級增長的關系。
緊接著,上??萍即髮W副教務長,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執行院長虞晶怡,帶來了另一場主題演講《感知、認知與行為:具身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虞晶怡全面而深入地探討了人工智能特別是具身智能的當前發展和未來挑戰。他首先回顧了人工智能近70年的演進歷程,從最初的感知、認知到行為的范式,到今天以數據、算法和算力為核心的AI實踐。
虞晶怡指出,盡管過去十年人工智能在感知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步,包括多相機系統、神經輻射場,以及3D感知和生成技術,但具身智能在現實世界中應用的挑戰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交互性方面。
具身智能需要能夠像人類一樣自然地與三維世界進行交互,而不僅僅是在受控環境中。虞晶怡提到,目前的機器學習模型在處理真實世界中復雜、動態的交互場景時仍顯不足,因此需要開發新的感知系統,整合激光雷達、IMU等多模態傳感器數據,以實現更加精準和魯棒的環境感知。
此外,虞晶怡還提到了人與機器、機器與環境之間的交互,強調了交互過程中的試錯學習,以及通過仿真和生成技術來模擬和理解這些交互。他探討了人與人交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收集和分析這些交互數據來訓練機器更好地理解和模仿人類行為。
最后,虞晶怡提出了對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展望,包括多模態數據的重要性、物理約束在有限數據情況下的作用,以及安全性和協作在未來人工智能交互中的核心地位。
他強調,協作不僅是人與機器交互的關鍵,也是機器與環境、機器與機器之間交互的基礎,這預示著“協作”將成為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主題。
上??萍即髮W副教務長,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執行院長虞晶怡
3.聚勢未來:擁抱每一次科技創新
哈爾濱工業大學長聘教授、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付宜利帶來主題分享《人形機器人研制與產業化研討》,在這場演講中,我們得以一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
付宜利的演講不僅展示了哈爾濱工業大學付宜利教授團隊在人形機器人研發上的深厚積累和創新成果,更深入剖析了液壓驅動與電機驅動的關鍵技術,并展望了人形機器人在社會變革和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付宜利強調了人形機器人在感知、運動、動力和操作等關鍵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并通過哈工大與企業間的戰略合作,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的需求和挑戰。
他提出了人形機器人發展的路線圖:走進工廠、走出工廠,最后是走進家庭。正如比爾·蓋茨說“將來每個人都會擁有一臺人形機器人”,馬斯克說“將來人形機器人數量會超過人類的數量”。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付宜利強調了構建產業鏈生態的重要性,包括仿生設計、制造工藝、驅動器與控制器開發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以及國家層面對人形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視和支持。
哈爾濱工業大學長聘教授、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付宜利
緊接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終身教授賈奎在主題演講《以Sim2Real AI引擎高效實現通用具身智能》中,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視角。
賈教授深入探討了實現高效通用具身智能的"Sim2Real AI"方法,強調了通過多模態大模型技術,使機器人具備3D感知、力覺、觸覺等能力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具身智能的五個發展階段,從基礎任務處理到商業化和完全智能化,為我們勾勒出具身智能技術發展的清晰路徑。
演講中,賈教授特別強調了獲取精確的三維物理標定數據、力覺和觸覺數據的重要性,并介紹了DexVerse™ 引擎這一核心技術平臺,它是一個自動化的數據和3D資產生成平臺,支持具身智能AI模型的研發和訓練。通過3D生成式AI、自然語言生成復雜物體和場景等創新方法,賈教授展示了具身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潛力。
兩位教授的演講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都傳達了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付教授從人形機器人的角度出發,強調了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的結合;而賈教授則從具身智能的角度,探討了技術發展與商業應用的融合。
他們的演講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關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未來發展的深刻見解,也激發了我們對人機協作和智能技術應用的無限想象。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終身教授賈奎
毫無疑問,具身智能正在高速發展,那在此過程中,我們如何確保技術進步與社會責任的平衡?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甲子光年首席內容官王博和梅卡曼德CEO邵天蘭,優艾智合創始人張朝輝,宇樹科技合伙人亢志華,颯智智能董事長、CEO張建政,鈦虎機器人創始人、總經理李永超,非夕科技副總裁胡曉平共同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具身智能與人類認知:模仿還是超越?》的巔峰對話。
在這場對話中,六位嘉賓深入探討了行業的多個關鍵議題。他們分享了自己公司在智能視覺、機器人制造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進展,并討論了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它們在各種場景下的應用潛力。
嘉賓們普遍認為,盡管目前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但行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深入研究來推動技術的成熟和應用的廣泛化。他們指出,資本的熱潮雖然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動力,但也帶來了一定的泡沫風險,呼吁投資者和從業者保持理性,關注技術的長期發展而非短期炒作。
在技術層面,嘉賓們討論了大模型在具身智能中的潛力和局限,包括它們在資源消耗、適應性和訓練數據方面的挑戰。他們強調了從實驗室到現實世界應用的轉化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如場景適應性、數據采集的準確性以及模型的泛化能力。
對于具身智能與人類認知的關系,嘉賓們表達了從模仿到超越的不同觀點。一些嘉賓認為,目前的技術還遠未達到人類認知的復雜性,而其他一些嘉賓則認為,具身智能的最終目標可能不僅僅是模仿人類,而是發展出獨特的智能形式。
在展望未來時,嘉賓們強調了務實和專業性的重要性。他們認為,真正的樂觀主義者應該對技術發展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同時積極面對和解決技術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他們呼吁行業內外的人士共同努力,通過跨學科合作和政策支持,推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健康發展。
隨著具身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站在了一個新時代的門檻上??萍急旧聿⒉蛔阋愿淖兪澜?,關鍵在于人們如何使用它。具身智能的發展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結構的深刻影響。它將使這個世界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同時也將帶來新的問題。
不管是看好還是唱衰,關于具身智能與智能機器人的討論還將持續。
(封面圖及文中圖片來源: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